2025-08-27 12:33:10 配送方案展示

从奥运争锋到直播分享:张继科12句经典语录,还原那个改变世界男乒的男人

谈及成绩与自我的关系,他在网络直播里说得实在:“赢下比赛,成绩就可以包装你,成绩是包装你的最重要的东西。没成绩怎么包装都没用,心都是虚的。”

聊起技术与比赛的关系,他在直播中分享赛场心得:“在比赛中要越打越简单,技术就是越简单越好。我们打比赛就是这样,不会用那么多技术来包装自己,好像不用就扣分一样。”

关于对手与尊重,他的态度始终坚定,在直播中提到:“在场上全力以赴,尽最大努力竞技,是对对手最大的尊重。”

说到赛场瞬间的“灵光一现”,他在直播中说:“乒乓球主要靠脑子算计,最主要体现在赛场上,在零点零几秒,你要做出选择,当你算准了对手的时候,你会感觉非常舒服,我觉得这就是灵感。”

02运动员篇

关于“优秀运动员”的标准,张继科在社交媒体直播中给出了细节:“在摩擦基础上,想办法让质量再提高 10%、20%、30%,那就是你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抗压能力。听着很简单,三句两句就能概括,但你敢不敢保证,在第七局或者第五局 9-10 落后的时候,还能拉出这种质量?能保证,那你就是优秀运动员;保证不了,也不能说你不行。”

谈及男运动员的赛场特质,他在网络直播里强调:“职业运动员在赛场上,一定要具备血性和你想赢的欲望,尤其是男运动员。”

分享保持状态的关键,他在直播中透露:“职业运动员保持状态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是靠比赛,而不是靠训练。如果我一直赢,天天打比赛都不觉得累;可如果状态不好,连输两场,哪怕两个月只打两场比赛,都会觉得很累。”

03性情篇

面对“大满贯”的光环,他在《吐槽大会》上的自嘲满是清醒:“我只是一位‘普普通通的大满贯得主’,在王楠这样‘全满贯得主’面前,就和不会打乒乓球一样。”

回应外界质疑时,他在社交媒体直播中底气十足:“你们可以质疑我说的每一句话,但我的成绩你们可能质疑不了。”

谈及赛场外被热议的“个性”,他在 2011 年 6 月《乒乓世界》的采访中直言:“那不是嘚瑟,而是我特有的节奏。”

04荣誉篇

2012 年伦敦奥运会夺得男单冠军后,张继科在当年 9 月《乒乓世界》的报道中,将荣誉归于集体:“团体冠军属于中国!如释重负,这两年付出的太多,这次没有给这个光荣的集体掉链子,谢谢所有支持我和男队的人,相信我这只是我的起点。”

05写在最后的话

这些来自张继科的话语,是否绝对正确、是否值得完全认同?其实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我们能从这些只言片语中,收获哪怕一点点启发与思考—— 这就足够了。

欣赏一个人时,最该警惕的是“过度崇拜”。前阵子有位球友认真跟我说:“张继科说了,自己打球二十多年,手上一点茧子都没有。所以打球手上有茧子,说明握拍和发力有问题、不正确。”

我当时这样回应:“不好意思,我觉得您有点把逻辑搞反了。不是因为张继科手上没茧子,我们才喜欢他;而是因为他是大满贯选手,当他说‘没茧子’时,我们才会去探讨背后的合理性。如果张继科从未在赛场上证明自己,‘没茧子’不仅成不了优点,反而可能被视作‘打不出来’的病根。”

真正的成长,从来不是盲目追随。在欣赏一个人的闪光点时,保持冷静与独立思考:该借鉴的大胆吸收,该“祛魅”的主动清醒,这样才能在别人的经验里,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知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