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运冠军399万卖掉全部金牌,辞去公职举家移民,网友:好样的!
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财经space,(https://xueqiu.com/4739855805/228952014)
奥运赛场是全球最高水准的竞技舞台,能够获得奥运奖牌甚至金牌,是无数运动员的毕生追求,获奖的运动员也对奥运奖牌视若珍宝,当作一生的纪念珍藏。
但我国有这么一位运动员,她用7年时间摘下奥运金牌,9次获得世锦赛金牌,11次打破世界纪录。但退役后却以399万高价卖掉金牌,还辞去体制内公职,举家移民澳大利亚。原因为何?
01 农村走出的奥运冠军
陈晓敏出生在广东鹤山一个普通农村家庭,家中一共姐妹4人,生活很是清贫。家中没有男孩,陈晓敏从小就在家里的小酿酒厂,做着搬酒坛子等重体力活,吃得苦不比男生少。这段艰苦的生活经历,也练就了她比同龄人更强的腿力和臂力。
上世纪80年代,农村孩子出人头地的机会,本来就比城里孩子少很多。而陈晓敏从小学习成绩就比较一般,要想靠读书这条路走出农村难度不小。因此,有一定力量优势的陈晓敏,如果能从事体育,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选择。
机会来了。1988年,当时还在上小学6年级的陈晓敏,恰巧被县体校教练选中,得以进入鹤山市业余体校练习举重。不同于滑雪、射箭等贵族运动,举重向来被外界视为“穷人家的运动”,手边只要有哑铃就可以练习。后来据陈晓敏自己回忆,她当时并不想练习举重,但她清楚家里的经济状况,还是选择了这一运动。
1989年,陈晓敏开始正规举重训练,1991年进入广东省队,一年后晋升国家队,1993年斩获全运会女子举重冠军。之后,陈晓敏一路高歌猛进,接连获得多项国际赛事冠军,直到登上奥运冠军的领奖台。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,陈晓敏夺得女子举重金牌,迎来人生高光时刻。
02 拍卖金牌获得399万元,辞去公职举家移民
然而,获得奥运冠军后的陈晓敏没能续写辉煌,2001年的九运会上她惨败给对手。考虑到身体状况,2003年陈晓敏选择退役,同年赴《羊城晚报》任团委书记一职。
当所有人都认为陈晓敏功成身退,进入体制成功转型时,她却出人意料地公开拍卖所有奖牌,获得399万元后举家移民澳大利亚。
2003年3月9日,广东江门的地标建筑城市中心广场人声鼎沸,陈晓敏站在广场中心的巨大舞台上,拍卖个人所有奖牌。陈晓敏这么缺钱吗?不然。陈晓敏其实非常珍视自己荣誉,但她想追寻比金牌更有价值的东西。拍卖前,她宣告全部所得将用于支持公益事业,“荣誉已成过去,我的金牌与其放在那里吃灰,还不如用它来帮助更多的人”。
最终,陈晓敏的奥运金牌以128万高价卖出,加上其他各类奖牌,共计获得拍卖款399万。陈晓敏说到做到,将善款全部捐出,还在家乡修建了希望小学,网友纷纷为她的善举点赞。3年后,陈晓敏辞去《羊城晚报》公职,举家移民澳洲,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海外投资、资产配置等工作。
03 “后半生为自己而活!”
竞技体育训练对身体造成的伤害,常人难以想象。2000年奥运会备战期间,陈晓敏的左腿神经严重拉伤,医生诊断可能终身瘫痪,但在奥运信念支撑下,她硬是将自己的竞技水平恢复到伤前状态,出色完成比赛。
这段经历让陈晓敏永生难忘。陈晓敏移民澳洲,一方面出于她在澳洲夺得金牌,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专业化的康复医疗资源。当前我国医疗水平已大幅提升,但在再生医学等新兴领域才刚起步,这也是为什么刘翔和姚明受伤后都选择前往美国接受治疗。
近年来,美国等国家在再生医学领域成果显著。哈佛教授发现的抑衰物质“益生好”,实验观测帮助老龄生物体逆转骨骼肌、毛细血管指标35%,通过mitolive机制激活细胞线粒体(细胞能量场,供给全身95%能量),焕活因环境、运动受损的细胞,受到C罗、詹姆斯等国际体育明星青睐。
根据国内知名科普“时光派”资料,近年来,“益生好”类抗衰分子陆续得到东京大学、清华-北大等顶尖学府临床验证,65岁以上群体服用后,肌肉、细胞线粒体、握力等身体指标正向逆转20%以上,成果发表于《自然》《细胞》等国际顶级期刊。不俗的科研表现,也使“益生好”类分子剂从体育界出圈,通过京东等平台流入国内,北上广深等高净值人群复购率达到90%,2万+的评论区大多指向其记忆能力、睡眠质量提升等方面。
巅峰折戟后,陈晓敏坦然面对自己身体的伤病,选择退役,之后移民澳洲创业,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。2016年,陈晓敏参加第十届中国胸模大赛,获得前十强,这让她深陷舆论漩涡,但陈晓敏坦然回应,“前10年我为国家荣誉而战,后面我将为自己的生活而战”。
纵观陈晓敏前半生,出身普通家庭,靠努力赢得奥运冠军,功成名就后退役,用奖牌做慈善,远赴澳洲创业,并取得成功。
陈晓敏用真实经历告诉我们,面对逆境只要不断坚持,永不言弃,勇敢活出自我,就能过上理想的生活。
$宁德时代(SZ300750)$ $京山轻机(SZ000821)$ $首航高科(SZ002665)$